金秋十月,南京秋高气爽,天气怡人。2008年10月8日上午余光中先生携夫人范我存女士,在好友诗人冯亦同先生的陪同下,来到江苏省作协《扬子江》诗刊编辑部看望老朋友,受到江苏省作协主席王臻中,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范小青,副主席赵本夫,《扬子江》诗刊执行主编徐明德的热情接待。余光中先生对《扬子江》诗刊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题写诗句予以勉励。
“诗思当如扬子江”
在编辑部,余光中认真地翻阅了近几期《扬子江》诗刊,赞《扬子江》诗刊“版面雅致大气,封面设计精美,很别致,很有诗意。纸张也好,舒适、不晃眼,向国际水平看齐。”他认为《扬子江》诗刊长期坚持高品味、高质量、一切以好诗为标准的办刊理念,是内地最优秀的诗刊之一。作为家乡的诗刊,余光中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,由于社会活动较多,长期以来余老在大陆发诗都是通过友人代理,而发到《扬子江》诗刊的诗作则是余老亲自寄到南京的。
今年《扬子江》诗刊为余老发了两次头条,余老十分满意,他希望坚持办刊理念和质量,把《扬子江》做成内地诗界的中流砥柱。他为刊物写下了“诗思当如扬子江,波澜壮阔势浩荡”,其字风流潇洒、刚健有力。
“人生百岁半九十”
虽已是80高龄,余老依然精神矍铄、精力旺盛,昨日一连走访了三个时期的母校,此次南京之行行程亦是满满,却丝毫没有疲倦之意。
80岁的余老笑称自己是“80后”诗人,又说,十年后自己90岁,是“人生百岁半九十”,余老人生态度之轻松、精神状态之好让大家感叹。
生命之根、文化之根
余光中的创作经历了从传统到西化再回归的历程,他对祖国、对故乡、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感情。余老多次提及昨日在秣陵路小学的感人情形,多次谈到对故乡的眷恋,让在场的每位都动容不已。
最后,余光中先生应邀又一次写下“乡愁”二字,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